查看原文
其他

【乡村振兴“满天星” (79)】摄影改变乡村

黄山日报
2024-09-08



she

ying

乡村

振兴

在徽州,走进任何一座村落,都会翻开一页历史;随意轻抚一块石板,或会触动一个朝代。自然而然,如今这方土地已成摄影人追光逐影的天堂。


近年来,黄山市依托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厚的徽州文化,充分发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品牌优势,以创新的视野和举措将境内最具视觉感染力、最具美学价值和最具文化品位的自然人文景观系统包装成“百佳摄影点”,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发展摄影旅游业,不断丰富摄影旅游产业链,辐射带动相关产业。


一批批偏远贫困乡村因摄影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摄影产业已成为黄山市实现乡村振兴强力支撑点。

崛起“百佳摄影点”


作为徽文化的发祥地,黄山市不仅拥有以黄山、齐云山、新安江、太平湖为代表的山水景观,还拥有以徽派田园、徽派民居、徽派建筑、徽派园林为特质的乡村风景。


近年来,黄山市立足古徽州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景观优势,顺应手机普及化、摄影大众化、旅游全域化、民众出游日常化的新形势,大胆创新,开拓思路,探索打造出以“百佳摄影点”助力乡村振兴的“黄山模式”。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市争取摄影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130万元,地方累计配套投资3.1亿元,建成“百佳摄影点”179个,提升山乡道路1100多公里,打造了一批乡村旅游休闲目的地、摄影爱好者的聚集地。


“百佳摄影点”不仅是黄山乡村旅游的景点,更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点。为推动摄影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黄山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紧密结合实际,着力加强资源保护,注重美化生态环境。如以美学的理念经营农村,科学划分徽州田园风光“核心区域”;采取政策性补贴措施,激发农民和种植大户扩大景观性农作物面积,优化山地田园林种植结构;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按照“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的要求,科学审慎稳健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为擦亮黄山摄影产业品牌,全市连续多年选取“百佳摄影点”举办高端摄影展会,如中国黄山油菜花摄影大赛和黄山国际乡村摄影节等,已经成为业内知名品牌,国际性影响日益扩大。近年来,在黄山举办的国际乡村摄影大展,吸引近千名专业人士和摄影爱好者参展。


摄影旅游产业的“黄山模式”,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和支持。



 “黄山把摄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为全国摄影事业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摄影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面”。中国摄影家协会对“黄山模式”予以高度评价。


扩大“朋友圈”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多少久居钢筋水泥“森林”城市人的梦想。黄山乡村摄影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推进,让梦想照进了现实。



一批批摄影爱好者纷至沓来,让许多偏僻乡村的“朋友圈”不断扩大,让摄影产业链不断延伸。乡村行摄游蔚然成风,乡村农家乐、花事经济、客栈民宿、摄影展览、农耕体验、户外“驴游”、康养休闲、踏青晒秋、农家超市等方兴未艾、日益红火。



“摄影 + 旅游”实实在在地成为乡村振兴一个重要经济增长极。摄影点成为网红点和打卡点,摄影旅游成为直接推动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和百姓发展致富的亮色。



据介绍,黄山市“百佳摄影点”三分之二分布在山区农村。依托“百佳摄影点”而兴起的山区农村农家乐已发展到1320多家,民宿300余家,建设美化提升自然人居环境330处。摄影见证了乡村从脱贫到振兴的历程,见证了乡亲们的幸福瞬间。

 


助推乡村振兴



在摄影旅游业的带动下,山外的“现代文明”之风吹进了深山,倒逼着农村自治能力提升。在村两委带动下,很多乡村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整治村容村貌等,积极争取资金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大力改善卫生环境,都以审美的视角雕琢细节,以期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一时间,许多沉睡在大山深处的乡村焕发出活力。



摄影产业的兴起也使“生态宜居”成为全市发展共识,森林、水资源等资源保护意识普遍增强,保护力度持续加大。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82.9%,大气和水质常年保持I类标准。此外,我市还先后出台了徽州田园风光保护办法和徽州建筑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徽州古祠堂、古桥、古民居、古水口等历史遗存得到有力保护。经过全市上下多年的不懈努力,“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黄山乡村大地,正成为世人争相前来安顿心灵放飞自我之所在。



依托乡村摄影旅游业的发展,结合乡村实际建设摄影旅游点、开发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通过摄影助力精准助农,很多乡村的村民通过开办农家乐、客栈、农家超市、售卖农产品等增加了收入。据不完全统计,石潭摄影点所在村农家乐发展超百家,床位1600余张;坡山村农家乐已发展到18家,摄影旅游给村民带来了人均近千元的增收;休宁高山上仅20余户的木梨硔因“摄影热”吸引16户外出打工者返村办农家乐,户均年收入10万元以上。许多山村的茶叶、香榧、核桃、笋干、山芋干、野菜、山果等土特产品成了“热饽饽”。



“我家原来主要收入靠油菜、茶叶,2016年建了新房开始办农家乐,年毛收入有6万多元,2023年我家收入超过10万元。”家住歙县大洲源摄影点附近的村民吴叶林高兴地向前来拍摄风光的摄影爱好者诉说着他家的生活变化,“通过创办摄影农家乐,我家不仅成功脱贫,还走上了小康之路。”


如今,看黄山大地,一个个乡村摄影网红点如雨后春笋,白际、石潭、阳产、坡山、大洲源、木梨硔、祖源、姬公尖、秀湖、容溪等一大批偏远山村,通过摄影的力量,“高山上打鼓——名声远扬”。这些曾经的“空心村”“贫困村”渐渐成了“网红村”、旅游村、富裕村。






摄影作为黄山经济社会的重要力量,正改变着黄山,改变着黄山的乡村。







题字:姬臣



策划:向日葵融媒工作室

字:潘成 施舍

图视:郭懂 向日葵 江永言

制作:程瀚星

图文征集: 1172522531@qq.com

联系方式: 18055959822(微信同步)


联 系 我 们


值班编辑:程红妹 责任编辑:程向阳
终审:黎小强

推荐阅读
【乡村振兴“满天星” (50)】渭桥:未来可期【乡村振兴“满天星” (51)】“豆腐村”南溪南村产业调查报告【乡村振兴“满天星” (52)】山里研工社:一位“清华”毕业生的黄山乡村梦想【乡村振兴“满天星” (53)】黄山百名镇(乡)村书记浙江探学的意义【乡村振兴“满天星” (54)】芦荔村:探索山区种粮新路径!【乡村振兴“满天星” (55)】村集体“腰杆”硬起来 村民“腰包”鼓起来【乡村振兴“满天星” (56)】“种”出乡村振兴好“丰景”【乡村振兴“满天星” (57)】山岔: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乡村振兴“满天星” (58)】长罗村:融合创新展画卷【乡村振兴“满天星” (59)】为何是黄山?
【乡村振兴“满天星” (60)】歙县荷花形村:蹚出“荷”美乡村新路【乡村振兴“满天星” (61)】歙县石潭村:以花兴业 赋能乡村
【乡村振兴“满天星” (62)】黄山“新农人”:赋能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满天星” (63)】千帆竞发月潭湖【乡村振兴“满天星” (64)】篁村“知己”有何人?【乡村振兴“满天星” (65)】红色金竹 甜蜜事业【乡村振兴“满天星” (66)】兰湖:深山幽兰待识香
【乡村振兴“满天星” (67)】晒秋,给黄山带来什么?【乡村振兴“满天星” (68)】从“儒村实践”看和美乡村如何成为精品示范【乡村振兴“满天星” (69)】东山再起时 不作等闲看【乡村振兴“满天星” (71)】灵动罗田向我们走来【乡村振兴“满天星” (72)】秀湖:太平湖畔“一抹红”
【乡村振兴“满天星” (73)】古村月潭越来越好
【乡村振兴“满天星” (74)】金融“活水” 滋润乡村【乡村振兴“满天星” (75)】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黄山乡村振兴生力军【乡村振兴“满天星” (76)】在水一方 “青村”轮渡
【乡村振兴“满天星” (77)】凤霞村短视频走红的背后【乡村振兴“满天星” (78)】岩脚:向未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黄山日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